文学作品阅读

裸猿2·人类动物园_第四章 内群体与外群体

德斯蒙德·莫利斯
科普学习
总共13章(已完结

裸猿2·人类动物园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内群体与外群体

问题:黑人土著肢解一名白人传教士,白人暴众用私刑处死一名孤立无助的黑人,两者有何区别?回答:几乎没有区别,而且对受害者而言没有丝毫区别。无论有何理由、借口和动机,两者的基本行为机制是一样的。两种都是内群人对外群人的攻击。

进入这一课题时,我们一头扎进了难以维持客观态度的困境。理由一望而知:我们每个人都是某种内群体的成员,我们审视群体之间的冲突时,难免无意中站在了特定的立场上。然而无论如何,我写完这一章、你读完这一章之前,我们都必须跳出自己的群体,用火星人的眼光鸟瞰人类动物的战场,不带偏颇。这难以做到,所以我必须开宗明义清楚表明:我的任何一点意见都不能被理解为偏袒一群人反对另一群人,或者暗示一群人必然比另一群人优越。

从冷峻的演化观点看,就可以说,如果两群人冲突,一群灭绝了另一群,胜者在生物学意义上就比败者成功。但如果从人类这个物种的观点来看问题,这种观点不再说得通,那是狭隘的观点。远见卓识的观点是,如果两个群体既竞争又和平相处,人类的成就定会大得多。

我们必须有这种开阔的视野。如果这种观点显而易见,那么我们去解释人的行为就要做大量费力的工作。我们不像鱼类那样大量产子,鱼类产卵一次就数以千计,但大多数鱼卵注定死亡,只有极少数能够存活。我们的生育不讲数量,而是讲质量,我们生育少,对子女万般宠爱,精心呵护,比其他动物照顾后代的时间长得多。经过差不多二十年呕心沥血的照顾之后,把他们送去当炮灰,去被别人的子女手刃、枪击、烧死、炸死,岂不是太不合算——且不说太残忍。然而,在一百多年(1820—1945)的时间里,5 900多万的人在群体间的冲突中被杀戮。倘若凭人的智慧就一望而知,和平共生显然比杀戮好,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解释这难以解释的杀戮。我们把杀人说成是“野兽”的行为。倘若我们真能找到嗜杀的野兽,这样说就比较准确。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我们找不到这样的野兽。我们面对的是另一种难以解释的特性,这就是现代人与动物不同的特征。

从生物学来讲,人天生的任务是守护三种东西:自己、家庭和自己的部落。作为结偶配对、捍卫领地、群居生活的灵长类,人的驱力就是捍卫这三种东西,这是非常强大的驱力。倘若他个人、他的家庭或部落受到暴力威胁,他以暴制暴就是非常自然的反应。只要有机会挫败攻击,他的生物意义上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手段予以回击。许多动物的反击也和人类相同,但在自然条件下,实际的肢体暴力是有限的。一般对付暴力威胁的不过是反暴力的反威胁。真正好斗的物种由于自相残杀似乎已经灭绝。这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教训。

这三种责任似乎是一望而知的事实,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似乎给我们留下了过分沉重的演化遗产。虽然人还是人,家庭还是家庭,但部落不再是部落而是超级部落了。如果我们要理解我们因民族、理想和种族冲突而进行的残忍杀戮,我们就必须在此考察这种超级部落环境的性质。我们在上文里已经看到它在部落内部积累的紧张关系——在地位争斗中发起的攻击;现在,我们必须要考察它在部落外造成并放大的紧张状态,即群体之间的紧张状态。

这是一个千辛万苦的故事。我们的祖先定居时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这就产生了一个必须明白捍卫的对象。我们最亲近的表亲猴类和猿类是典型的游徙群落。每一群落栖息在大致确定的范围内,但它们经常在这个范围内迁徙。两个群落遭遇时会互相威胁,但很少发生严重的冲突。它们各奔东西,照常生活。远古人群成为严格意义上的领地人时,防卫机制就得到加强。但那时土地辽阔,人烟稀少,有大量的生存空间。即使部落人口增加,武器仍然粗糙而原始。酋长在冲突中经常要亲自上阵。(倘若今天的领袖不得不上前线,他们决定打仗时必定会更加谨慎,更加富有“人情味”。也许可以说,这正是他们仍然准备发动“小规模”战争却害怕大规模核战争的缘故吧,核武器的射程出乎意料地使他们也身处前线。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核裁军,而是应该要摧毁领袖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建造的深藏在地下的堡垒。)

农夫一旦成为都市人,走向更加野蛮冲突的另一步就迈出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后果是,一部分人可以专职从事杀戮——军队随之降生。随着都市超级部落的扩大,各个领域的发展也随之加速,一个领域的发展就可能超过其他领域。于是,比较平稳的部落平衡力量随之退场,严重不稳定的超级部落力量取而代之。有些文明繁荣了,遂进行扩张,它们面对的常常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不必三思而后行,也不必进行仪式化的讨价还价和交易;相反,它们面对的常常是弱小的、比较落后的群体,于是能轻轻松松地发动入侵和攻击。翻阅历史地图时,扑面而来的是荒芜和废墟的悲惨故事,一连串的建设成果被摧毁殆尽的结局反复出现,破坏的烈度一次胜过一次。诚然,战争有一些附带的有利因素,比如不同群体的接触和杂处使知识汇集,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诚然,犁头化为刀剑,而研究新武器的动力最终又产生了新工具。然而,战争的代价依然太沉重了。

超级部落越来越大,统御分布广泛的众多人口的任务越发沉重,过分拥挤的人口有增无减,超级地位竞争中的受挫情绪日益加重,日积月累的攻击性日益加剧,伺机发泄。群际冲突为攻击性的发泄提供了大规模的机会。

于是,战争对现代首领的好处就胜过了对石器时代酋长的好处。首先,现代首领不会脸上沾染血污,而且他并不认识他派去送死的士兵:这些士兵是专业军人,不打仗的社会成员还可以照常生活。渴望打仗的捣蛋鬼受制于超级部落的压力,矛头对外,不会把矛头对准自己所在的超级部落。确定外在的敌人,即有了恶棍以后,领袖就变成了英雄,他可以团结人民,使人民忘记让领袖头疼的内部纷争了。

认为领袖是超人,且上述诸多因素不影响其决策,那是幼稚的想法。不过,影响其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他要维护或提高自己地位的欲望,他渴望胜过其他领袖。如上所述,超级部落的发展不会同步,这无疑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其资源丰富或人才众多,一个超级部落可能会跑在其他超级部落的前面,麻烦问题必然随即发生。先进的群体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后进的群体必然要想办法发泄自己的忌恨。先进群体往往倾向于扩张,它难以忍受听之任之、不干涉他人、只管自己的处事态度。它要影响其他群体,用强制或“援助”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除非它能够强制其他群体放弃原有的身份,将其吸纳进自己的群体(但常常在地理上做不到),否则局势就不会稳定。如果先进的超级部落帮助其他群体,使其实力增长并接受自己的发展模式,那么总有一天,原来的后进者就会强大到足以发动反叛,并且用那个超级部落的武器和方法把它驱逐出去。

在这一切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其他强大而先进的超级部落的领袖们会焦虑地密切观察,以便确保那个超级部落的扩张不会势如破竹。如果其百战百胜,其他超级部落的群际地位就会随之下降。

这一切扩张和争夺在意识形态的外衣下进行,虽然这外衣一眼就能看穿,但扩张者还是乐此不疲。你难以想到,后来翻阅官方档案时竟然会发现,原来受到威胁的是领袖人物的骄傲和地位。表面上看,群体之争总是涉及理想、道德原则、社会哲学或宗教信仰的问题。然而,对茫然看着自己的断腿、手捧自己肠子打仗的士兵而言,其结果只能是——被毁的生命。士兵之所以伤残,不仅是因为他是潜在的富有攻击性的动物,还因为他是很有合作精神的动物。为了捍卫他超级部落那一套没完没了的说教,他愿意赴汤蹈火,因为打仗是帮助自己的朋友。在战争压力下,面对外群体直接而明显的威胁时,他的战友们力量倍增。他多多杀敌首先是不辜负战友,其他道理都位居其次。对部落忠诚的力量根深蒂固,奔赴疆场的最后一刻到来时,他别无选择。

在超级部落的压力下,由于全球范围的人口过剩,因为不同超级部落发展的不平衡,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中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希望,看来是渺茫了。人这个动物太狂妄,但其灵长类的生物属性未变,其生物学特性未能强大到足以应付他创造的非生物环境。只有调动极其强大的理性克制,他才能拯救危险的局面。有时,我们在这里那里看见一点点获救的迹象,但这里冒出一点希望时,那里的迹象却已经萎谢。此外,我们这个物种的适应性很强,我们似乎能够消解震撼、弥补损失,却又不能吸取惨痛的教训。从长时段来看,在世界人口飙升的曲线图上,即使最大、最血腥的战争经历也不过是一个下滑的小点。出生率的“战后膨胀”总是必然发生,战争造成的人口缺口总是会被迅速填平。人犹如巨型扁形虫,肢体伤残后总能够迅速再生,很快又能够爬行了。

作品简介:

现代都市人口繁盛、规模巨大,无以复加的超级部落把人类囚禁在现代都市这个“人类动物园”里。超级部落人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紧张:噪音、空气污染、缺少运动、空间拘束、过度拥挤、高度刺激以及孤单和无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暴力、战争、自杀、恋物癖,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出路?

未来的世界越越来越拥挤,原始部落的猎人,乔装打扮成文明开化的超级部落公民,正在苦苦挣扎,试图使自己古老的遗传特征与超常的新环境协调一致。对超级部落人而言,展望未来颇有有趣;但等到我们的孩子成年承担把握时局的责任时,人类面临的问题无疑将是生死攸关的严峻问题了。

作者:德斯蒙德·莫利斯

翻译:何道宽

标签:德斯蒙德·莫利斯裸猿人类动物园裸猿三部曲英国

裸猿2·人类动物园》最热门章节:
1《裸猿》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2译后记 “裸猿三部曲”中译本,从复旦到上海译文3主要参考文献4各章文献5第七章 永不泯灭的童心6第六章 寻求刺激与控制刺激7第五章 印记与错误烙印8第四章 内群体与外群体9第三章 性行为与超级性行为10第二章 社会地位与超级地位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