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大宋之变(1063~1086)_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8、人间最是宽容难

赵冬梅
中国历史
总共44章(已完结

大宋之变(1063~1086) 精彩片段:

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8、人间最是宽容难

台谏复仇理旧账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就在范纯仁力图谋求和解的同时,台谏官正在积极清理旧账。

首先遭到清算的是神宗的亲信张诚一和王安石的干将李定。这两位,按照当时的道德规范,的确都够得上是混蛋。张诚一的父亲张耆,从真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服侍左右,真宗最心爱的女人—后来的刘皇后、刘太后被太宗嫌弃的时候,就藏娇在张耆府上。这样的靠山,奠定了张耆一生的荣华富贵。作为张耆的小儿子,张诚一靠恩荫起家,做到神宗的枢密都承旨—枢密院的第三把手,深得信任。可这个张诚一,却是个彻头彻尾的不孝子—生母过世,他明明有条件,却不肯及时营葬。这还不算,更离谱的是,张耆的墓遭盗掘未遂,张诚一赶去安抚亡魂,发现老爹的犀角腰带漂亮,竟然就取出来修整一番,洋洋得意地扎在自己腰上到处显摆;又是这厮,还趁机把嫡母身上的陪葬首饰洗劫一空,拿回家来“子孙永保用”了。李定也是个不孝子。他是王安石当政之初破格提拔的御史,后来一直做到御史中丞,苏轼“乌台诗案”就是他的“杰作”。跟张诚一相比,李定的劣迹略轻一些—他只是拒绝承认自己的生身庶母,以此来避免服丧。但是,李定是科举出身的文官士大夫,在宋朝的政治文化中,理应遵循更高的道德标准。想当初,王安石提拔李定的时候,就遭到了台谏等一众官员的强烈抵制,而王安石力排众议,谁反对就拿掉谁,硬是把李定推了上去。张诚一、李定都是混蛋。但是,他们的混蛋事迹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此时翻出来重加处分,还是让人觉得有政治报复的味道,很多人感到了强烈的不安,前任参知政事吕惠卿就是其中之一。

吕惠卿(1032~1111)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对新法“投入的心计和力量最多”。☾1☽熙宁七年(1074)四月,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离朝前,为保新法推行不辍,力荐吕惠卿为参知政事,号称“护法善神”。吕惠卿长于吏干,精于算计,然而格局褊小,人品低劣,掌政之后,野心膨胀,以权谋私,失去了神宗的信任,熙宁八年十月,罢政外放,从此徘徊地方,至今已十年有余。☾2☽哲宗即位时,他正担任太原知府兼任河东路军政长官,负责整个河东战区的边境防御。吕惠卿是奸邪小人,这一点,好像从王安石变法一开始就已经成为定论—司马光就曾经预言“颠覆王安石的,一定是吕惠卿”。可是,这奸邪小人外放已久,远在河东,而且遭到王安石和司马光两大阵营的唾弃,对中央政治已经毫无影响力。按道理讲,不应该再有人去找他的麻烦,吕惠卿是安全的。可是,吕惠卿的旧账还是被翻了出来。

认真说起来,暴露了目标的,倒是吕惠卿自己。

太原春晚,三月桃花始开。在干冷的空气中,吕惠卿一遍又一遍读着从开封来的邸报,认真咂摸着中央人事变动的消息,感到了彻骨的寒冷和强烈的危机。思来想去,吕惠卿决定靠边站,主动上疏朝廷,请领宫观闲职—这是宋朝官员特有的福利,挂一个“主管某某宫或者某某观”的虚衔,有工资可领,“官龄”也可以连续计算,却不必管事。比如,司马光在洛阳就挂过“主管嵩山崇福宫”。

吕惠卿请领宫观的报告打到开封,台谏官就像猎人忽然发现了猎物一样,兴奋得鼻翼抽动、目光灼灼。第一个发现目标的,仍然是苏辙。苏辙对吕惠卿的定性是非常骇人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像这种小人,天生邪恶,安于不义,性本阴贼,尤喜害人。若不死亡,终必为患。”☾3☽可是,苏辙的弹劾似乎并未打动太皇太后—五月十九日,苏辙发起弹劾,而太皇太后直到六月中旬才有所反应。

原因其实是不难想见的。苏辙所指称的吕惠卿罪名,比如助成青苗等恶法、排挤忠良引用邪党、主动对西夏发起挑衅、背叛陷害王安石等等,都是前朝旧账,因此很难触发太皇太后的警觉。真正触动了太皇太后的是“吕惠卿违赦出兵事”。其大致情节如下:元丰八年(1085)三月六日,哲宗发布登极赦书,严令缘边守将不得侵扰外界,保持边境和平。三月中旬,登极赦书已经抵达太原,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旨意,吕惠卿不容不知。然而,就在四月十七日,吕惠卿却发动几万大军入侵西夏,挑起战端。五月,夏人发起反攻,宋朝损兵折将。“违赦出兵”性质恶劣,是对皇帝和太皇太后权威的悍然挑衅,“劳师动众,谎报功勋,挑起边境争端,这些都还无所谓。公然违反诏令擅自发兵,内心深处已经毫无人臣之礼,如此罪行是不可以不惩处的!”☾4☽“像这样的强臣,废诏出兵都敢做,还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5☽“正当先帝驾崩之际,臣子理应哀悼,吕惠卿却猖狂发兵,这是大不孝!正当陛下登极之时,大臣应当礼敬,吕惠卿却傲慢违令,这是大不忠!”☾6☽如此不忠不孝的“强臣”,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梦想着请领宫观,悠游山野,颐养天年,君臣之大义何在?!本朝之纲纪何在?!

六月二日,右正言王觌首言“吕惠卿违赦出兵事”。八日,御史中丞刘挚、左司谏王岩叟各自上疏弹劾吕惠卿,攻击的目标却一致集中在“违赦出兵事”上。如果说他们事先不曾有所沟通,那实在也太过巧合了。右司谏苏辙暂时保持了独立的姿态,没有加入到声讨“违赦出兵”的行列中去。他于八日再上弹疏,提醒太皇太后“近岁奸邪,惠卿称首”,必须诛杀。☾7☽透过太皇太后,来自台谏官的舆论压力不断传递到宰相府,十八日,朝廷发布命令,褫夺吕惠卿文臣荣誉职衔,连降四级,发往苏州,监视居住。对于这一处理结果,台谏官十分不满。二十日,四名谏官全员出动,采取了集体行动。左司谏王岩叟、左正言朱光庭、右司谏苏辙、右正言王觌在太平兴国寺戒坛集会,联名上疏,重申吕惠卿罪在不赦,要求太皇太后“特赐裁断”,“为国去凶”。☾8☽接获奏札之后,太皇太后当即批示:“吕惠卿罪恶贯盈,目前的处分太轻,谏官意见极大。要流放到更偏远荒凉的地方,以平息公论。”谏官的集体奏札、太皇太后的批示与十八日的“吕惠卿苏州监视居住令”一起,被送到了宰相府。就在司马光、吕公著等人还在商讨之际,二十二日,御史台全台出动,声讨吕惠卿违赦出兵,无父无君之罪,请求太皇太后“要毫不迟疑地清除奸邪,赐吕惠卿一死,以安天下!”☾9☽喊杀之声,甚嚣尘上。

太皇太后的批示,吕公著在宰相办公会上反反复复读了三遍,最后总结说,太皇太后的意思,只是要把吕惠卿贬到更偏远的地方,以示警戒。二十三日,经宰相府集体讨论,上报太皇太后和小皇帝批准,朝廷公布了对吕惠卿的新处分—贬往条件更差的建州监视居住,官阶降为建宁军节度副使,不得签书公事,这与苏轼被贬黄州的情形差相仿佛。☾10☽

吕惠卿的贬官制书同样出自苏轼的手笔。这一次,苏轼丝毫没有掩饰复仇的快感,他以小皇帝哲宗的口吻,这样写道:“凶人在位,民不安居。惩罚不当,士有异论。滔天罪恶,必须严加惩处,才能垂范后世。……我即位之初,首先发布的就是安边诏令,而吕惠卿假称号令,肆行奸谋。王者发令,譬如出汗,汗出不返,令行禁止,却没想到会被奸贼利用。如此祸国无道的行为,自古罕闻。孔子治鲁七日即杀乱臣少正卯;舜帝英明仁武,对奸臣贼子流放的流放,杀戮的杀戮。朕初即位,心怀宽宥,对吕惠卿只薄示惩戒。”换句话说,论罪行,有三个吕惠卿也不够杀;不杀他,只是因为太皇太后和皇帝的仁义。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太皇太后怎么可能想到发布和解诏书?

范吕决意示宽仁

作品简介: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饱受争议,有人说它积贫积弱,有人说它文明辉煌。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认为,从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文人政治家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抗争与博弈,再现共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荣光与屈辱。以抽丝剥茧的分析推理,典雅流畅的语言,探究大宋之变的错综因果和历史真相,揭示朝代兴衰、帝国统治的深层根源。

作者:赵冬梅

标签:赵冬梅大宋之变宋史历史宋朝

大宋之变(1063~1086)》最热门章节:
1后记2北宋 (1063~1086)大事记3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9、葬礼与哀歌4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8、人间最是宽容难5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7、复仇与和解6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6、病榻上的宰相7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5、政治中的政策8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4、“奸臣”去9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3、僵局10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32、神宗旧相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