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_第五章 虚假的和平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世界历史
总共12章(已完结

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 精彩片段:

第五章 虚假的和平

停战后,这个人人……无论积极或消极都能臆想未来的梦乡,已不复存在。

——恩斯特·特勒尔奇,“观察者来信”,1919年6月26日☾1☽

1919年4月,米兰·什特凡尼克回到巴黎。路易丝·韦斯经历了多长的等待才盼来这一刻!心上人踏进她的编辑办公室,“面色苍白,宛若死人”,他跌坐在椅子上,开始倾诉过去几个月的经历。什特凡尼克成功逃出西伯利亚,挽救了自己和大部分部属的性命。为此他获颁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授勋仪式在零下35摄氏度的酷寒中举行,法国将军莫里斯·雅南(Maurice Janin)还冻伤了双耳。之后,他们便展开横渡太平洋的奥德赛之旅。什特凡尼克是在日本神户得知停战的。到东京时,他接到消息,告知他被任命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届政府的国防部长。这一切让他尤其迫不及待想回到欧洲,在巴黎凡尔赛宫的和平谈判上大展身手。和谈也涉及国际社会对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的承认。然而,等什特凡尼克终于抵达巴黎时,谈判早已顺利展开,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新总理卡雷尔·克罗默尔(Karel Kramář)和外交部长爱德华·贝奈斯已在谈判桌上占据了有利位置。什特凡尼克曾劝说福煦元帅援救身陷西伯利亚的捷克斯洛伐克残军,但一次也没成功。而福煦在经历了战争最后一年的巨大牺牲和艰险之后,也完全没料到什特凡尼克能活着回来。在巴黎,人们对什特凡尼克的归来毫无反应。因此才刚到巴黎没多久,他就想尽快前往布拉格,起码他在那里能获得一个战争英雄应得的接待。在什特凡尼克的憧憬里,如果他能坐飞机去,从天而降般驾临他的祖国,那就再好不过了。

什特凡尼克的经历和想法让路易丝·韦斯听得津津有味,再小的细节她也不放过。她一直对这个男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捷克斯洛伐克充满强烈的感情。现在,她是否终于可以和他并肩作战、协助他实现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在造访米兰位于勒克莱尔大街的住所时,路易丝·韦斯谨慎地把谈话主题从政治引到他俩的未来,这时,米兰却脸色一暗,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路易丝·韦斯感到,他有些事情要向她坦白。踌躇了一会儿后,他才告诉她一个毁灭性的事实:1918年4月,他在罗马举行的“奥匈帝国受压迫民族大会”上遇见一位年轻的小姐,意大利的女侯爵朱莉安娜·本佐尼(Giuliana Benzoni),他爱上了她。没过多久两人见了第二次面。之后,她很快便成了他的未婚妻。

路易丝不敢相信她所听到的:“那我呢?”她问这个自己视为终身伴侣的人。“你?”这还是头一回,他对她使用第二人称单数的亲近称谓。“我希望你说我是自由的。我欠你很多,太多!但我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丈夫。”米兰给出的理由如此冷酷,就像一记重拳打在路易丝脸上,痛得让她失去知觉:“再说,不像这颗我将送给未婚妻的珍珠,你并非完璧。”他打开一个小盒子,给她展示淡紫色的远东首饰。米兰看到路易丝流下泪来,但他不知道说什么安慰她好。“你的政治经验无人可比,令人赞叹,”他再次开口,“你表现得就像一个老道的政治家……你的思考从不间断。但我想给我的人民展示的,是一个贞洁的少女,有着纯洁的肉体,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未经世事的灵魂。灵魂!希望你理解。”沉默蔓延开来。路易丝感到,她所有的才能都不足以与天平上的另一个人抗衡。她甚至都不打算和对方竞争,因为她心里明白,那位年轻的贵族小姐早就占了上风,她比路易丝更能加强什特凡尼克的传奇色彩,而对这位女报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绝不亚于它对什特凡尼克本人的意义。但米兰还没有结束他对她的残忍:“我会跟她介绍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她任何时候有麻烦,我会让她第一时间来找你。你会给她提供帮助。你可以向我保证吗?”路易丝哭了。“我可不能没有你啊。”什特凡尼克嘟哝着说。路易丝突然一股怒气涌上:“你休想与朱莉安娜结婚,”她朝他劈头便说,“她不行,我也不行,没人跟你结婚。你只属于你自己。”

“或许吧,亲爱的。”米兰轻声说,随后便离开了她。没过多久他便前往意大利。

1919年的这个春天,梦起梦落。在巴黎和凡尔赛宫举行和谈的代表们尤其如此,他们各做各梦:战胜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怀揣着民族自决的美梦,以为一个正义和平的世界就要到来;战败国则默默祈祷,希望战争的后果不会像他们所担心的那样严重。夏天来临,接近和平谈判的尾声,到了决定战后走向的关键时刻,那原本泛滥成灾的未来设想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路越走越窄,人们就不得不面对现实。一旦和谈结果被视作对梦想的背叛,绝望便转为愤怒。和平条约本应调解各国纠纷,如今却在世界各地引发新的冲突。

柏林艺术家柯特·赫尔曼(Curt Herrmann)在1917年画了一只有着浅粉色闪亮羽毛的火烈鸟。它倒毙在空空的食盆旁,脖子向后扭曲着,嘴边有一摊黑红色的血,再也无法为自己修长的双腿而自豪。此时战争已打了3年,这幅《火烈鸟》()似乎意味着人们不再对一场辉煌胜利有所期待,进一步来说,它意味着美好年代的没落,老一代精英和他们灿烂日子的结束。然而,抛开具体的历史背景,如此美好造物的死去更象征着那些美丽优雅事物的失败,它们过于精致,以至于无法在赤裸裸的现实中生存。对于一些在1919年春夏精心织就的梦想来说,这便是它们的命运。

世界大战已经造成如此庞大的牺牲及无数没能实现的许诺,而自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塞纳河畔的法国外交部钟厅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以来,还产生了规模同样庞大的期待。第一阶段,参与和谈的共有32个国家的代表,战败国被排除在外。在谈判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由英法美意组成的“四巨头会议”。为了强调美国在世界的新角色,伍德罗·威尔逊在1918年12月就动身前往巴黎;一支人数逾千的美国代表团跟随他来到法国首都。凭借1918年1月的“十四点原则”,它一直是这位美国总统的信条,威尔逊几乎早在一年前就已定下国际政治的新标准:民族自决应该成为世界政治的基石,即便对那些殖民帝国来说也是如此。世界上所有国家应该联合起来组成国际联盟,未来它能以和平的手段调解国际纠纷。只有吸取一战的教训,它才能真正成为一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凭借这样的想法,“十四点原则”在全世界得到广大媒体的大力宣传,使威尔逊成为世界希望的焦点,他像是一个救世主。在1918年12月14日的一次私人会晤中,路易丝·韦斯见到了威尔逊总统及其夫人。这位美国救世主给她留下了复杂的印象。她在回忆录里写道,他就像一个“新教的教皇”,一个“没有历史包袱的萨沃纳罗拉☾2☽”。“他用来穿过人性熔岩的,是那些只在他个人信念里存在的准则,与此同时,那些包括英国人在内的不幸欧洲人,则在为自身的传统、利益、庇护者和殖民地而纠缠不清,正努力想办法解决生存问题。”不只是路易丝·韦斯,在谈判进程中,整个法国都用务实的眼光看待威尔逊的主张;战争令法国耗尽元气,对法国人来说,赔偿比崇高的理念更重要。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还给了殖民地臣民以希望,这也是令法兰西殖民帝国为之担忧和愤怒的一个原因。

和谈期间,阮爱国仍然待在巴黎,努力以摄影为生。他在《工人生活》()杂志的某一期上登了广告:“如您想保留对父母的生动印象,请将他们的相片交给阮爱国修整。完美的相片搭配好看的相框,只要45法郎。”不过上门的人很少。阮依然过着只够勉强糊口的生活。

每天的报纸上都有关于巴黎和会的最新进展,它令阮爱国和其他许多从英法殖民地来到巴黎的人陷入狂热的情绪。这个越南人和不少殖民统治的反对者一样,尤其认真地阅读了威尔逊的和平纲领。世界的命运将在巴黎的凡尔赛宫被决定。如果现在就像威尔逊所宣布的那样,民族自决的时刻已经到来,那么他那沦为法国殖民地的家乡印度支那也不该被排除在外。阮爱国将巴黎的这个春天视为一次历史性机遇,绝不容错过。

与此同时,他和其他积极人士共同发起一次以“越南爱国者团体”为名义的请愿活动。遵照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他们请愿列出了八项主张,其中并没有提到民族“自决”或是独立,只是要求给予越南人更多的权利:公平的司法制度,出版、教育和集会的自由,并让越南人能更加民主地参与法国国民议会。政治犯也应该被释放。本来,所有这些要求对法国这个“人权发源地”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自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所取得的成就,他们为之自豪和认同的权利主张,并没有和受它统治的其他民族分享。现在,整个世界受到一次足以令诸多殖民帝国倾覆的巨大动荡,新的独立国家诞生,埃及、日本、印度、朝鲜和墨西哥这些彼此相距遥远的国家陆续爆发骚乱。在这样的时期,法兰西殖民帝国也有可能受到冲击,甚至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阮爱国在这份表达越南人民诉求的请愿书上签了他的名字,他还打算亲自把它送到它的接收人手上。于是,人们看到他在凡尔赛宫的走廊里敲开每一个与会代表的办公室,亲手递上请愿书。他甚至借了一套不错的西服,想和伍德罗·威尔逊进行一次私人谈话。但美国总统的接待室把他拒之门外。他所收到的书面回复表明,谈判代表已经完全注意到印度支那人民争取权益的诉求。1919年6月18日,阮爱国还在法国共产党报刊《人道报》()上刊出了请愿内容,让大量的法语读者知悉。

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国警察开始留意到这个住在地下室的外来人士。阮爱国不仅被安保人员赶出凡尔赛宫,也从此被法国情报部门盯上。一个密探混入法国越南反抗人士的圈子,还在阮的住处门口盯梢。然而,警方的担心和举措显然有点小题大做了:印度支那的命运在凡尔赛宫的谈判中根本无关紧要。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法国既没有让伍德罗·威尔逊冠冕堂皇的和平理念分散它严惩宿敌德国的主要心愿,也没有改变它巩固和扩大其殖民帝国的目标。而对伍德罗·威尔逊个人来说,殖民地问题完全不是重点。他甚至害怕独立人士的活动会破坏他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努力。1919年2月14日,在威尔逊向大会提交的首份国联盟约草案中,“自决”这个词消失了。

作品简介:

★ 22个自由意志撞上时代宿命,捕捉世界重启时的希望与幻灭

★ 从希望到绝望的彗星年代:世界从未如此充满希望,人类也从未这般迷茫

★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齐荐,荣获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年度好书(评论员精选)

★ 纪念一战结束百年回首之作:100年过去了,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1918年11月11日,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和德意志代表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这一天,德国士兵鲁道夫·赫斯从前线赶回战败的祖国,美国军官哈里·杜鲁门正懒洋洋地享受着蓝莓蛋糕和胜利,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日记中抱怨安静的生活被庆祝所打破。

所有人都背负不同的过去,面临相同的现实,迎向未知的未来:福煦在和平时期被人遗忘;埃茨贝格尔回国后遭遇刺杀;赫斯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杜鲁门退伍参政,以总统身份参与另一场世界大战;伍尔夫再也难寻内心的安静,直到投河自尽……

全书包括了超过20位历史人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人物在1918年至1923年的不同遭遇和走向:胡志明、甘地、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原型)、乔治·格罗兹(德国讽刺画家)、阿诺德·勋伯格(著名作曲家)等等。通过整理书信、日记和相关报道,以人物私人视角来重新还原他们当时眼中的世界。借以蒙太的叙事手法,作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这些人在影响世界走向之前的故事,并且将他们的命运串联起来,表现了1918年至1923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

1918这一年就如同彗星般炽焰燃烧又稍纵即逝,整个世界被撕裂成两半,人类处于激情和消沉、狂喜和毁灭之间。千万种可能性在前方招手,所有人将要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开始奋斗,或挣扎。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以一种吸引读者跟随其后的写法,让人进入那难以置信的一年:1918年。通过绝佳的品味、对细节的敏锐和对庞大结构的掌握能力,他重新开启了那个时代,并让他的读者们在书中重新发现自己和20世纪。——菲利普·布罗姆,知名历史学家

在不同的时光中,喧嚣的时间(狠狠地)盖下了它的印迹。舍恩普夫卢格引领读者经历了自己的命运,如此急切,历历在目,如同它刚刚发生一般。——西比勒·列维查洛芙,毕希纳得奖作家

从每天送到英国《金融时报》办公室的麻袋中挑出一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最近抵达的众多优秀作品中,我特别喜欢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的《彗星年代》。通过对一战直接后果的研究,舍恩普夫卢格给原本熟悉的故事提供了新鲜又多样的视角,提醒我们在大屠杀和混乱中曾诞生过一段乐观且充满希望的短暂时光。——弗雷德里克·斯图德曼,英国《金融时报》文学编辑

作者: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翻译:简心怡

标签: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彗星年代德国历史世界史一战

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最热门章节:
1参考文献2致谢3后记4结语 彗星之尾5第六章 复归结束6第五章 虚假的和平7第四章 梦乡8第三章 革命9第二章 天涯共此时10第一章 新的开始
更多『世界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