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_十年砍柴:在网络上砍出一片历史天空

梁文道
社会心理
总共17章(已完结

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 精彩片段:

十年砍柴:在网络上砍出一片历史天空

最早知道「十年砍柴」,是看他在博客和网络论坛里发表的评论。以大陆网络界里时事评论的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看来,「十年砍柴」的走红很不容易,却又理所当然。因为他一方面显示出了对政府架构、政策内容以及官场秩序的熟识;另一方面则笔带锋芒,针贬人物时局毫不留情;实在是全中国最优秀的评论家之一。后来我才晓得他还在别的媒体上开设专栏评述明史,结成《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与《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二卷。尤其后者不只在连载时就备受关注,出书后更实时登上畅销书榜,和「当年明月」等其他著名博客共同把过去一年变成媒体所说的「明年」(意即「属于明朝的年份」)。我特拟定十条问题,请「砍柴」兄笔谈,说说他那独特的「民间史学」。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于湖南中部一个乡村,砍柴放牛读书中长大。一九八九年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才第一次离乡。毕业后进京,先后在某国有企业、某国务院机关和法制日报供职。出版有《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并在多家媒体写专栏。

十年砍柴生于湖南一个闭塞农村,从六岁到十六岁近十年来,经常以砍柴过活,故长大后也以此笔名纪念童年生活。他成长地方的人目不识丁,基本教育源于祖宗崇拜和家族史教育,故教授历史常用浅白故事的方法。

曾在官方媒体当政府口舌的他,在网络上发现属于自己的空间,自此成为了他的写作平台。他平时看历史和社会学的书,同时做点读书笔记,也在报章撰写约千字的时评或随笔。

梁文道(梁)/十年砍柴(十)

梁:你的经历看来十分丰富,你是怎么走上写作这条路的呢?「十年砍柴」这个笔名可有甚么典故?

十:因为写作是我生存的最佳方式。我是在湖南中部一个闭塞的农村长大,读书是唯的出路。后来因机缘来到北京,辗转做了法制日报的记者,这个职业就是靠写作谋生的。但是你知道,在大陆的官方媒体里从事新闻工作,更多的是宣传,写一些自己看上去也觉得生厌的文字,完全为了稻粱谋。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二 OO二年我才开始接触网络,发现世上还有一个地方,写作的状态相对自由,可以真实地表达。于是就开始上网,随随便便起了个网名,纪念当年在老家砍柴的日子 ─确实差不多十年,从六岁到十六岁。没想到网络的写作,无意插柳柳成荫,后来有了点影响,非职务写作就用这个名字了,再换一个名划不来,无非是个标志而已。看上去这名字不那么正经,可网络诞生前,平江不肖生、兰陵笑笑生照样也作为笔名使用。

梁:你在网络上成名,你觉得这是个怎么样的发表空间,和传统纸媒有甚么不同?

十:我最初在自己供职的媒体上写作,完全是职务行为,几乎说的不是自己的话,在此之前在政府机关给领导写讲话,更是捉刀。网络的写作全是个人化的写作。我从供职的官方媒体到网络,这是第一次转变;后来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纸媒约我写时评和文化类专栏,算是从网络再回到传统媒体。当然,这次眼里的山水,和第一阶段眼里的山水不一样了。是网络解放了我的写作状态,没有网络,恐怕终此一生在写奉旨文章。

梁:我最初以为你写的多是时事评论,后来才晓得你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创作。你觉得时事评论和你的历史书写有什么关系吗?

十:余英时先生说过:「史学和时代有一种很明确的动态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的建立,就要看史学家对于他的时代有没有感受,有没有深入进去,是不是时时注意现实人生上的问题。」虽然不敢称史家,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对照这个标准,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西人所谓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古人认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思庶几相近。历史决不是一具摆在实验室供解剖的尸体,它不是静止的。所以真正有历史感的人,一定会强烈地关注现实问题,即司马迁所追求的那样:「通古今之变」,试图联系现实,给历史一个合适的解释。我对历史的产生强烈兴趣,和生长的环境和成长的经历有关系。我所生长的村庄聚族而居,李氏宗族宋代就播迁到湘中那个县,繁衍至今。在没有现代宗教氛围的故乡,祖宗崇拜和家族史教育是长辈给我们最基本的教育,不识字的农民对族谱和郡号格外看重,一生没离开南方的先祖父常给我说我们李家是陇西来的,而先外祖父给我说他们王家是太原来的,这两个湖南老农至死也不知道陇西和太原在何处。我后来考上了兰州大学,兰州古代属于陇西郡,算是回到祖先发源的地方。后来现实的境遇,让我更有一种观史察今的欲望。对一个爱好历史的人来说,身历时代的大变迁是一种幸运。十一岁那年,目睹了人民公社散伙,可前几天到处还在宣传人民公社万万年。官方遮遮掩掩地说这不是单干,而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直白地说就是「分田到户」。少书本知识的农民往往能撇开意识形态的烟幕,用更精确的历史语言描述,比如对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故乡的农民从来不顺着官方的意思说成「三年自然灾害」,而是说「过苦日子」,非常精确中性。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东北郊的国营七四四厂,这是五六年由苏联援建的大型军工企业,和现在成为艺术家乐土的798厂毗邻,一去就碰上国有企业改革,工人大批下岗,企业负债累累,只得搞债转股,上市后用股民的钱救活了那匹快死的老马。两年后考公务员进入司法部,干了近四年碰上了九八年朱镕基主导的国务院机构大改革,然后当了记者,看到了中国更多的情况。个人的历史和自己一直关注的国家的历史一碰撞,对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深一些,就会不由得思考,为甚么会有这样的大变化?为甚么变成这个样子?历史,显然是观察分析这些问题很好的资源。所以我看黄仁宇、余英时、唐德刚、秦晖、吴思等先生的著作,常有醍醐灌顶之感,心里很多郁结的东西被撞开了。我常说自己半旧半新,是一个活在古代的时政记者。

梁:你怕不怕别人说你写的历史有太多对当下政治的影射,不够客观?

十:没有纯客观的历史,史家著书一定有主观性。孔子着《春秋》,就有强烈的价值取舍,所谓「笔削」,因此才有「乱臣贼子惧」,司马光着《资治通鉴》亦秉承这种历史观。到了清末民初,新史学的开山者梁任公提出要寻求历史因缘,这些人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注度。但是如果先预设一种政治观念,然后生拉硬拽地从历史中找事例证明,这就是庸俗的历史为现实服务,是影射史学,必须警惕。余英时先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也有其危险性,「因为抱着这种想法而撰史的人,如果不受严格的科学方法的限制,则很容易走上曲解史实以勉强求通的路子。」这是对我们这些「历史票友」极为中肯的忠告。所谓科学方法,我的理解是一要在史料占有和取舍上严谨公允;其次在分析论证中有严密的逻辑性。当然,这个标准很高,稍不留意就滑入生硬庸俗的影射。

梁:接连写了两部谈明史的书,为甚么会对明朝那么感兴趣呢?近年大陆好像掀起了一股明朝热,你怎么看这阵风潮?你和其他同样知名的作者最主要的分别在哪里呢?

作品简介:

本书著名畅销书作家梁文道的最新力作。梁文道说,这15个人,皆是他感兴趣的人,他们都有非常精彩独到的想法,能做出非同一般的事业,能开他眼界,让他想到一些他不会去想的事。这15位人物,如一代文章大家董桥,在英美文坛大放异彩的华人作家哈金,在网络上砍出一片历史天空的十年砍柴,以及近年在时评写作上处于风口浪尖的长平,最近风靡大陆的旅行作家舒国治,港台文化传媒界的大手笔詹宏志,思维特出的文化专家赵广超,等等,在梁文道精心的导引下,缕缕细述自己的社会际遇与文化情怀,种种精彩见解和个人感受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可以说《访问》正是一道难得的智识、文化与思想的大餐。

作者:梁文道

标签: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梁文道

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最热门章节:
1贾樟柯:记忆里的集体2长平:正义3梁家权:小吃总是旧时好4黎智英:黎智英的另一个脑袋5陈云:解毒中文 替天行道6舒国治:清贫的意义 7哈金:既然回不去,就只能往前走下去8十年砍柴:在网络上砍出一片历史天空9吴俊雄:报答流行文化的奶水10邹颂华@Lonely Planet:鬼马角色扮演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