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_梁家权:小吃总是旧时好

梁文道
社会心理
总共17章(已完结

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 精彩片段:

梁家权:小吃总是旧时好

人到一定年纪,就要开始回忆幼时吃过的东西;而且很奇怪,这些东西就算现在还在,也一定不如以前的好。要是被人追问下去,你又答不出个所以然来,通常就会祭出最后一招:「总之味道变了」。这个「味道变了」或许可以止住对话纠缠的尴尬,但却止不了别人心里的狐疑。于是饮食的判断变成了单纯的情感怀旧,而怀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过去永远美好,怀念永远有理。

梁家权样子年轻,其实已是老资格的传媒人了。干新闻干了大半辈子,这几年却以饮食书写闻名,人称「庶民食家」。他的写作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够平民,喜谈鱼蛋菠萝油多于鲍鱼老虎斑;其二则是怀旧,总在洋溢着个人情感的叙事中述说昔年小吃的温暖可爱。但梁家权之所以成了食家,并不在于他有多念旧,而在于他真真正正说得出为甚么以前的东西就是要比现在好,诸般缘由娓娓道来,很令一般怀旧者解气,觉得以后说话的声调都高了点。

这天我们坐在油麻地地标「美都餐室」二楼,俯瞰榕树头一带,难免要从庙街的旧怀起,原来我们两个年龄不同的人,都已经在某个共同的意义上「老」了。

梁家权(家)╱梁文道(梁)

家:我最记得那时还有荷里活戏院,门前那一档,以前没甚么钱,去看《大军阀》,狄娜那一套,只够钱买两只鸡脚食。

文:两只鸡脚啜足全场!看狄娜,啜鸡脚,哈哈哈哈!以前的戏院门口真有很多小吃啊。油麻地有档卖白果、鱼蛋的。

家:以前那些车仔卖「口立湿」,一架车有很多小格的,有酸芥菜又有酸粉葛。

文:以前的香港戏院有一种属于自己的饮食传统。现在时代不同了,戏院全变了UA、百老汇那些美式大型连锁戏院,就连食物也跟着变,只可以吃爆谷。我记得第一间这样做的戏院是UA。它规定外面的食物不能带进戏院吃,你只能在里面买它的东西。

家:从前去看戏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我记得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也是进场前买一堆「口立湿」,看完就盘算去庙街吃煲仔饭或者去吃云吞面,很有计划。去球场看球也是如此,上一趟有朋友请我看南华对曼城,以前我会到大球场看南华对精工。当年大球场里面没东西吃,但我们会在球场外面买杏脯肉、鸡脚、鸡翼进去。但现在大球场内有很多快餐店,卖的不是炸鸡腿就是炸甚么的,来来去去也是那些难吃的东西。波已经不好看,现在连吃东西的趣味也没有了!为何要把餐厅全都批给快餐集团做?为何不开放它们?好像我写过一篇文章说五年前的海洋公园,没甚么好吃的,山上山下都是一式一样地卖热狗,有没有搞错?为何不弄鱼蛋?机场也是,为甚么他们不卖猪皮鱼蛋呢?那才是香港特色,如果我是一个过境的旅客,能够吃这些东西多好啊。我真的不明白。人家日本的机场有日本咖哩、拉面和即制的寿司,为何香港机场不做鸡蛋仔和鱼蛋猪皮这些地道的东西?

文:香港饮食文化当中一大隐患,就是我们的庶民饮食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陆有很多杂志都说香港是美食之都,但我反而觉得在香港吃好东西很困难。不论西餐、中菜,你付得起价钱,真的可以吃得很好。但香港饮食上的贫富悬殊真的很夸张,如果你穷,真的没甚么好东西吃,没有甚么好选择,所有食物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山寨厂做出来。而以前那些小贩,他们卖的东西可能是同类,但因为是亲手制造,做法一定有差别,结果始终是不同的。

家:例如生肠、鸡肾、鸡脚,卤水的制法也各有不同。就算是牛杂,他们会即场放五香粉,不停加水,有时又会放一些不知名的香料。可是现在,那些烧卖鱼蛋,从街头吃到街尾都一样,全是同一家工厂交货。

文:但现在不这样经营又不行,根本负担不来,今天做小贩的成本太高,随时会被封铺会被捉。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会用心在家慢慢弄一些好吃的?当然是去工厂拿货合算。所以我说廿年前的庶民在香港会吃得比今天好。

家:我小时候手上只有几元,我要好好想一下怎样花这几元。那时走路和时间根本不算甚么,钱才是最重要的。我帮家里送完货去九龙殡仪馆,可以在英京吃一碗碗仔翅。还未吃得够嘛,经过文华戏院,再在那里吃一串鱼蛋和炒螺肉,又站在那里看一会儿唱大戏,买碗鸡粥再走。这样完成一晚的「食程」,却花得不多,十元之内,已经很丰富。那是我的中学年代,就是七十年代。从前的庙街和上环大笪地,很多人富贵了还是会回去吃;即使是大排档如中环的胜香园,也有人驾名车光顾。有特色的东西,无论贫贱富贵都有人喜欢,平民可以吃富贵的食物,但富贵的人也会向往平民的食物和食制,那为何不尝试多发展这一类东西?自从有了小贩管理队后,首先就是扫了那些街边小吃。但这也还要看整个社会的潮流,不是说政府让小贩再经营就是改变。其实饮食是一个趋势,是一个潮流来的,说不定人心会被某一种思潮所影响,以某种形式重拾怀旧的饮食。好像我小学时期最喜欢吃的菠萝油,它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直至曾志伟开了一间茶餐厅,就是推介菠萝油的。感谢他令菠萝油再次流行,也掀起了其他饮食怀旧潮。

文:最近几年开始谈保育,香港人才忽然说要集体回忆。但回想一下小贩管理队的出现,那是八十年代的市政局议员常说民意支持他们大力扫荡。他们说收到很多投诉,于是才去封这些铺。这是为甚么呢?为甚么香港人曾有这样一段时期,要急于去扫荡这些东西呢?如果你说在街上吃东西不卫生,我觉得是看你怎样处理而已,日本街头不也有很多拉面档。

作品简介:

本书著名畅销书作家梁文道的最新力作。梁文道说,这15个人,皆是他感兴趣的人,他们都有非常精彩独到的想法,能做出非同一般的事业,能开他眼界,让他想到一些他不会去想的事。这15位人物,如一代文章大家董桥,在英美文坛大放异彩的华人作家哈金,在网络上砍出一片历史天空的十年砍柴,以及近年在时评写作上处于风口浪尖的长平,最近风靡大陆的旅行作家舒国治,港台文化传媒界的大手笔詹宏志,思维特出的文化专家赵广超,等等,在梁文道精心的导引下,缕缕细述自己的社会际遇与文化情怀,种种精彩见解和个人感受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可以说《访问》正是一道难得的智识、文化与思想的大餐。

作者:梁文道

标签: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梁文道

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最热门章节:
1贾樟柯:记忆里的集体2长平:正义3梁家权:小吃总是旧时好4黎智英:黎智英的另一个脑袋5陈云:解毒中文 替天行道6舒国治:清贫的意义 7哈金:既然回不去,就只能往前走下去8十年砍柴:在网络上砍出一片历史天空9吴俊雄:报答流行文化的奶水10邹颂华@Lonely Planet:鬼马角色扮演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