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智慧七柱_卷四 远征阿卡巴 第五十章 骗敌突击队

T·E·劳伦斯
传记回忆
总共131章(已完结

智慧七柱 精彩片段:

卷四 远征阿卡巴

第五十章 骗敌突击队

为了误导敌人,我们应该在逗留于拜尔的那个星期采取相关的具体行动,于是奥达决定由查阿尔与我率领一支突击队,前去攻击德拉附近的铁路。查阿尔精挑细选了一百一十人,我们快马加鞭,每跑六小时休息一两个小时,日夜兼程赶路。对我而言,这一趟事关重大,但对阿拉伯人而言则是稀松平常。他们认为我们只是很平常的突击队,要去攻击很平常的铁路,而且攻击模式与他们几个世纪来所采用的劫掠没什么两样。

我们在第二天下午到达杰尔加上方的铁路,此地是位于安曼北方的切尔克斯族村落。在烈日下奔驰累坏了我们的骆驼,查阿尔决定让它们在一处罗马人留下的废墟中饮水,前一阵子的豪雨已在地面积成许多水池。此地距离铁路不到一英里,我们必须格外留神,因为切尔克斯人痛恨阿拉伯人,见到我们一定会满怀敌意。此外在铁路沿线的一座高桥上也有两座哨站。土耳其人似乎在忙进忙出。后来我们才听说有一个将军可能要前来视察。

喝过水后我们又骑了六英里路,在薄暮时分转向杜列尔桥,查阿尔说这座桥很大,适合破坏。查阿尔和我前去探视桥梁,其余人员与骆驼则留在铁路东方的高地上,若出了状况可以掩护我们撤退。在桥外两百码处有土耳其部队,帐篷与火堆相当多。我们对他们在此聚集这么多兵力觉得很困惑,待到达桥梁后才发现此桥正在重建中。春雨泛滥,冲毁四座桥墩,铁路因而暂时中断。其中一座桥墩已完成,另一座正在搭建中,第三座桥墩的支柱也已架起。

炸毁这么一座已支离破碎的桥当然是多余的,所以我们立刻撤离(未惊动那些工人),打着赤脚走过一片松滑的石地,担心会扭伤脚踝。有一次我不知踩到什么东西,会移动,软绵绵,冰冰的,我使劲踩下去,以防脚下是条蛇,不过只是虚惊一场。明亮的繁星在我们身旁撒下微光,但不足以照亮路面,只在石头上留下长长的微影,地面一片灰蒙。

我们决定再往北推进,前往密尼菲尔,查阿尔认为此地很适合埋设地雷炸火车。炸火车比炸桥梁好多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欺骗敌人,让土耳其人认为我们的主力部队在锡尔汉河谷内的阿兹拉克绿洲,位于我们真正的位置东方五十英里处。我们进入一片平原,走过一道细沙砾的浅河床。我们轻松地穿越此地时,突然听到隆隆声响。我们竖耳倾听,猜不透是怎么回事,然后北方出现一缕浓烟,随着逐渐前行而被风往后吹低飞舞。这缕由我们头顶飘过的浓烟,似乎是想让我们知道距离铁路有多近。接着火车呼啸而过,我们赶忙找地方掩蔽。要是能提早两分钟知道,我就可以将火车头炸成碎片。

此后我们默默地走到天亮,这时发现我们正走入一座峡谷。它的源头处有道急转弯往左延伸,四周的岩石如阶梯般上升,使整座山谷像是一座古罗马的圆形竞技场,山顶有一座由石头堆成的巨大路标。查阿尔说从山上可以眺望铁路,果真如此,此地便是伏击的绝佳地点,因为骆驼可以不用人看管,任它们在山谷中的青翠草地上放牧。

我立刻爬上山顶,这是阿拉伯人在十字军入侵期间的瞭望塔,视野辽阔,可远眺山坡下五英里外的铁路。我们左下方有些四方形的“咖啡屋”,那是铁路休息站,有几个小小的士兵身影正在周围悠闲地走动。我们轮流守望与睡觉,持续了数小时,其间有一部火车驶入车站内。我们决定当晚下山到铁轨处找适宜地点埋地雷。

到了半夜,突然有一团黑压压的巨影由北方逼近。我们后来才辨识出那是约一百五十名骑兵,正朝我们这座山扬长而来。看来我们已暴露行迹。这很有可能,因为这地区都是贝尔加族放牧的地盘,他们的牧羊人如果看到我们偷偷摸摸地爬上山头,必会将我们当成抢地盘的敌人,向上呈报示警。

我们所处的位置正好面对铁路,若有机动部队包抄过来将如瓮中鳖,所以我们立刻发出警报,匆匆跨上骆驼穿越刚才的山谷,越过东边的丘陵进入一座小平原,在此骆驼可以加快脚步奔驰。我们火速骑到另一侧的小丘,在敌军能看见我们之前躲入小丘后。

这里的地形对我们有利,于是我们静待他们前来。不过他们接到的密报或许搞错了地点,因为他们迅速经过我们刚才的藏身处,继续往南前进,令我们摸不着头绪。他们队上没有阿拉伯人——全是土耳其正规军——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会被寻足迹追过来,不过看来土耳其还是已经有所防范。这对我而言是正中下怀,所以觉得欣慰,但查阿尔身为带队官,难免提心吊胆。他与其他熟悉此地的族人开了一次会议,最后决定再度上路,前往另一座山,在我们原来的位置更北方,不过也是个差强人意的地方,因为该地没有部落间争地盘的复杂因素。

这地点就是密尼菲尔,一座有圆形山顶、两座山肩、长满青草的高山。东面的山颈相当宽阔,可让我们同时掩护北面、南面与西面,借以安然撤回沙漠中。山颈的顶端略凹成杯状,所以聚积了充裕的雨水,使土壤肥沃、牧草鲜美。不过骆驼在此放牧必须有人一直看守着,因为如果它们往前走上两百步,便会暴露行迹,再往前四百步,便已走入西面的山下。

两侧的山肩都有支脉往前凸出,形成参差不齐的棱线。路面的中央凹陷,两旁成堤状,最中央有一道排水沟,供蓄积的雨水由山颈往下流至山谷外的河床。

往北的棱线极为高耸,与南边的豪兰山同高,绵延开来像一片灰色的天空,其间布满乌云般的黑团,那是叙利亚的拜占庭式玄武岩质城市废墟。往南的山顶是一座石标,我们可以由此俯瞰六英里外的铁路。

作品简介:

本书记录了T·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现代史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术,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最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他们由麦加北部出发,经过烈日无水的艰困地带,穿越世人畏惧的内夫得沙漠,以落后的武器、匮乏的火药与粮食,一站站攻下延布、沃季、阿卡巴、马安,于同年10月直抵土耳其统治重镇大马士革,完成争取自由的首要目标。很难想象,这位在沙漠中率领阿拉伯人击退土耳其现代部队的传奇人物当时未满三十岁。

作者:T·E·劳伦斯

翻译:蔡悯生

标签:T·E·劳伦斯智慧七柱自传传记纪实回忆录历史战争阿拉伯

智慧七柱》最热门章节:
1卷七 死海战役 第八十七章 地冻天寒2卷七 死海战役 第八十六章 空泛的胜利3卷七 死海战役 第八十五章 土耳其反扑4卷七 死海战役 第八十四章 占领塔菲拉5卷七 死海战役 第八十三章 强化护卫队6卷七 死海战役 第八十二章 局势大好7卷六 突袭桥梁 第八十一章 双骑南下8卷六 突袭桥梁 第八十章 德拉历险9卷六 突袭桥梁 第七十九章 以阿兹拉克为家10卷六 突袭桥梁 第七十八章 小有斩获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