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悬崖边的树_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悬崖边的树

王德威
文学理论
总共37章(已完结

悬崖边的树 精彩片段:

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悬崖边的树

——刘大任《当下四重奏》

刘大任是海外左翼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一九六〇年,还在台大哲学系就读的刘大任在《笔汇》发表《逃亡》,加入台湾现代文学界,并且参与《剧场》《文学季刊》编务。一九六六年他赴美深造,转攻现代中国政治史,甚至“学以致用”,成为保卫钓鱼岛运动的关键人物。

这场运动以维护中国领土为号召,实际的动力却来自一群留美学生对“中国梦土”的向往。刘大任厕身其中,不得不中断学业。但真正的代价在于历经保钓的激情与幻灭后,他对自己、对家国再也挥之不去的忧郁与苍凉吧。

这独立苍茫的感触却成为刘大任重新创作的动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刘大任曾短期自我放逐到非洲,“赤道归来”后,他走出神话,发现小说。曾经电光石火的革命情怀一变而为绵密沉郁的笔触。他追记保钓风云(《浮游群落》),怀念父母往事(《晚风习习》),侧写异乡浮光掠影(《秋阳似酒》),风格极为简练,着力却每每深不可测。那场运动过去四十多年了,但仍然是萦绕他心怀的底线。抑或是他必须不断重返的前线?也因此,不论题材,每篇文字其实都是他频频攻坚的尝试,每次下笔都是患得患失的出击。

刘大任的作品充满抒情韵味,骨子里自有一股坚厉气质。那是《杜鹃啼血》,是《远方有风雷》,是《枯山水》。没有曾经的风霜,写不出那样的文章。种种变迁,对于当年在海外奉献一切的革命者而言,恐怕也有了不胜今昔之感。然而历史最后的嘲弄在于岁月流逝,事过境迁。蓦然回首,老去的刘大任何去何从?

在刘大任最新的小说《当下四重奏》里,一位留美的退休中国史教授就面临类似的考验。这位教授当年参与了保钓运动,有家难归,日后选择留在美国落地生根。然而他对故国一往情深,几十年的异乡经验哪里能够算数。越到晚年,他越发觉自己的孤独,即使亲如妻子儿女也有了格格不入之感。他唯一的寄托是悉心经营的庭园。然而有一天,妻子儿女竟不动声色地策划搬离他所熟悉的环境……

这似乎是以往留学生文学的“养老版”。刘大任过去的作品也曾触及美国日常生活,但从来没有如此中产阶级过。但也唯其如此,小说所透露的危机感才更令人触目惊心。当年的豪情壮志安在哉?透过家庭四个人物意识的你来我往,小说交织出教授所面临的危机:文化的差异,代沟的隔阂,渐行渐远的夫妻关系,时不我与的感伤,都让主人翁怅然若失。但是他还有更深的难言之隐:“可是,那块地方像一个无底洞,无论用什么填,永远填不满。”

读《当下四重奏》不由得我们不觉得此中有人,呼之欲出。退休的教授壮心不已,一心写本“大书”作为对自己的交代。但时间就在花花草草、儿孙琐事中消磨了。当下太平无事,简直就要天长地久起来。然而隐隐之间危机一触即发。我们的教授是解甲归田,还是弃械投降,还是……?故事急转直下,有了令人意外的结局。

从惊天动地到寂天寞地,历史的兴废大约不过如此。刘大任俨然要从最平凡的故事里思考大半生的历练。俱往矣,那些呼群保义、革命造反的日子。小说巧妙地引用《水浒传》林冲夜奔的典故,写出苍茫的感触。一晌风雷之后,扑面而来的是“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小说高潮,教授梦中醒来,甚至有了七十回《水浒传》卢俊义惊梦的意思。然而在现实,在当下,就算惊梦,也只是南柯一梦吧。

《当下四重奏》最重要的意象是主人翁尽心竭力经营的园艺。海棠芍药、杜鹃鸢尾,当然少不了梅花奇石,仿佛河山锦绣化为姹紫嫣红。这里园林与故国的隐喻似乎失之过露,但刘大任也许刻意为之。因为他明白眼前的花草树木不过是繁华的幻象。在异国、在华发丛生的暮年里,他让笔下主人翁站在自家阳台上,放眼看去,不见花园,“眼前忽然出现悬崖。我发现自己站在大瀑布上方的栏杆边上”;水上浮木看似一动不动,但刹那间“被水底无形的巨大力量吸引”,几次浮沉,终于“无可挽回,落下悬崖,在轰隆轰隆的瀑布声里,无影无踪”。

但刘大任可曾“看见”那悬崖边的树?那树不生在花园里,而生在梦想和历史交界的悬崖边。我们想到诗人曾卓的颂赞:

《悬崖边的树》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作品简介:

《悬崖边的树》收入丛书“大家读大家”(第二辑),该丛书邀请当今人文大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外名家名作,让普通读者也能从删繁就简的阅读引导中走进文学的殿堂。本书是著名汉学家、哈佛教授王德威对海内外华语文学作品、作者论述性的文章选集,分为三辑,文字清丽抒情,辩证张力十足,各有不同关怀脉络。第一辑针对人文学科的发展趋势发挥之议题,涉及抒情传统、近代文论、旧体诗新论等。第二辑是对师长、前辈的怀人散文和评述,怀人忆旧之间保有一种温厚的理解和敬重。最后一辑,是面向现当代华文文学的点评文字,既能响应中国语境下的评论成果,亦反映华语小说的众声喧哗。

《悬崖边的树》是王德威教授关于现当代华语作家、批评家的创作实践的精选集。作者纵横华语文学世界,连接“古典”与“今典”,感恩追忆前辈学者治学与创作的人生,在海外华语文学与中国主体文学的平等对话中,探索中文书写的可能性发展。

作者:王德威

标签:王德威悬崖边的树美国文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

悬崖边的树》最热门章节:
1编后记2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狂言妄语即文章”3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诗经》的逃亡4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河与岸5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乌托邦里的荒原6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从十八岁到第七天7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萤火虫与虱子8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虚构与纪实9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悬崖边的树10文学行旅,小说中华 升起与下沉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