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食物语言学_第七章 性、毒品和寿司卷

任韶堂
社会心理
总共17章(已完结

食物语言学 精彩片段:

第七章 性、毒品和寿司卷

要是去旧金山的话,只要问一个人他最喜欢的玉米饼铺是哪家,你一定会听到有理有据的回答。我倾向使命街上的玉米饼铺,但是我们的朋友加尔文在说到24号街的巴亚尔塔港玉米饼铺时则会口若悬河。旧金山人对于最好的点心也同样争议颇多。在19世纪80年代,当这个城市因为每晚在街上兜售一桶桶热乎乎的鸡肉玉米面团包馅卷的小贩而出名时,人们就开始有礼貌地反驳对方关于蕉叶玉米面团包馅卷的看法。(当然了,有些事实,你再有意见也不会改变,比如最好的烤鸭在哪里——偷偷告诉你,是日落区的祥兴,就这么点到为止吧。)

这不仅限于旧金山。现在,你就算是上网,也难免会因为某些人对餐厅、红酒、啤酒、书、电影或者牙线品牌长篇累牍的评论而止步不前。在我们国家人人自有主张。也许我们一贯如此:托克维尔在1835年对美国人特性的预言性研究《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在美国,“针对1个非常小的问题,公众意见可以用1000个细微的差别区间来分类”。

关于网上餐厅的评论,这些集体智慧的结晶已成为我们熟悉的用来发现新去处的工具。看一下下面这篇Yelp☾1☽上的餐厅评论的正面样本(打分5/5,稍微改动为其匿名):

我爱这个地方!!!!!新鲜、直接、非常高质量、非常传统的街区寿司小店……每道菜都如此精心制作……看得出来大厨是真心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的……我目前试过的一切都太好吃了!!!!

以下则是差评节选(得分1/5):

服务生要么是新人要么就是彻底的讨人厌的家伙……我们等了10分钟之后她才终于注意到我们给我们点菜……然后我们还得等45分钟——45分钟!——之后才上了主菜……甜点又得等45分钟。等等,这还是在我们追着这位服务生去问的结果……她☾2☽甚至不和我们有任何眼神接触,在大步前进时也不会停下来等我们说话……巧克力舒芙蕾很令人失望……我不会再去了。

作为食客,我们阅读评论来决定去哪儿吃(也许我们会忽略第二家餐厅),去哪儿买新书或者看电影。但是作为语言学家我们则用这些评论来研究完全不同的事: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这些评论是在人类最有意见、最诚实的状态下写的,并且其中表现出的暗喻、情绪或者情感是人类心理学的重要线索。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使用了计算机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些评论。和第一章中与我一起进行菜单研究的同事们一起——也就是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维克多·查胡纽、诺亚·史密斯和布莱恩·劳特利奇,我研究了100万份Yelp上的餐馆评论,囊括了7个城市的餐厅(旧金山、纽约、芝加哥、波士顿、洛杉矶、费城、华盛顿),包括了2005年至2011年的大众点评。这些都是我们菜单研究中的城市和餐厅。和计算机科学家朱利安·麦考利和朱利·莱斯科维奇一起,我查看了一些网站上来自几千名评论者的500万份评论,比如在BeerAdvocate(啤酒主张)上2003年至2011年间评论者就喝过的啤酒发表的看法。

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人们在说到臭烘烘的啤酒,令人失望的服务,或者令人惊喜的食物时,其实背后隐藏着人类语言共性的线索(比如人类倾向乐观积极的情绪,以及难以找到界定气味的词),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的隐喻(为什么有些食物被比喻成毒品,而有些又暗指性呢),还有其他可能给人带来创伤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首先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哪些词语和好评最息息相关?差评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们计算了更常出现在好评中的词(反之亦然)。

毫无悬念,好评(餐厅也好啤酒也好)主要和我们称之为正面情绪词或者正面情感词有关。以下是一些例子:

爱、美味的、最好的、令人惊喜的、好极了、最爱的、完美的、杰出的、棒极了的、极好的、了不起的、难以置信的

差评使用负面情绪词或者负面情感词:

恐怖的、坏的、最坏的、可怕的、糟糕的、恶心的、乏味的、恶劣的、平庸的、没有味道的、差劲的、脏的、无法下咽的、反胃的、陈旧的

作品简介:

《食物语言学》是一部妙趣横生,从冰激凌开始,到薯片、番茄酱,横跨欧亚,探讨食物、语言、文化传播间关系的作品。一些日常生活的食材,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其奇异身世,如西方普遍使用的番茄酱(ketchup),这个怪异的英文单词,其实来源于闽南语的“鱼露”“chup”是闽南语中“酱”的音,而“ket”是“腌鱼”的意思。材料虽完全不同,语言却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为什么原产于墨西哥,感恩节常吃的火鸡(turkey),会是土耳其(Turkey)这个国家的名字?又是谁想到把鲜奶或果汁放进加了冰和盐的木头搅拌,发明雪酪,而雪酪又是如何演变为糖浆?后来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又为何与此不无关系?

作者:任韶堂

翻译:王琳淳

标签:任韶堂食物语言学美国饮食文化美食社会学

食物语言学》最热门章节:
1致敬2尾声3第十三章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4第十二章 这名字是不是让我听上去很胖?——为什么冰激凌(Ice cream)和薄脆饼干(cracker)的名字不同?5第十一章 冰冻果子露、烟花和冰镇薄荷酒6第十章 马卡伦、马卡龙、马卡龙尼7第九章 色拉、调味汁以及骑士面粉8第八章 薯片和自我9第七章 性、毒品和寿司卷10第六章 你叫谁火鸡?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